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這是大眾對生態環境的美好期許。保護生態環境,無人機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科技先鋒。早在 2020 年,生態環境部出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指導標準》,將無人機納入生態環境現場執法的輔助設備。
DJI M350 RTK 搭載氣體檢測模塊
對船舶尾氣進行檢測
傳統的環境排污監測手段,往往受人力成本、作業范圍及效率等因素限制,很難監測大范圍區域和有效發現隱蔽排污點。而無人機具備高空視角、機動靈活性和自主巡檢能力,并且可以將巡檢數據實時回傳給管理人員,大幅提升巡檢效率,降低人員安全風險。
當前,全國多地的環保部門已經將大疆行業無人機作為環保監督和取證的重要工具。在水體污染監控、大氣污染監測、非法傾倒固體廢物(以下簡稱“固廢”)調查等多個領域,無人機提供多樣的解決方案,為生態環境的精準執法提供有力支持。
流域巡查:
9 臺大疆機場自主作業
助力改善汾河流域水環境
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被稱為山西的“母親河”。然而,由于過度開發和植被破壞,汾河一度陷入“雨季過洪水、旱季沒流水、平時是污水”的窘境。
為了改善汾河流域的水環境,太原市聯合大疆行業合作伙伴山西立德佳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在汾河近 80 公里的河道周邊,布設 9 臺大疆機場設備(含一、二代產品),將無人機自動巡查與人工勘查進行結合,實現對汾河水環境的智慧監管。
網格化部署 9 臺大疆機場
自動巡查汾河水生態環境
部署在汾河周邊的大疆機場設備
大疆機場 24 小時全天候自動化作業,對水質進行實時快速監測。一旦發現超標情況,后臺管理系統立即報警,環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排查溯源,實現精準高效治污。
工作人員遠程查看無人機實時畫面
及時發現水環境污染情況
針對河道及沿線的排污口,工作人員規劃固定的巡查航線,無人機獲取視頻流,并結合大數據進行分析,幫助環保部門充分掌握河道的排污情況;針對重點的排污口,無人機隨機抽查,拍下高清照片和視頻,助力定性取證。
無人機查看河道排污口
在山西汾河,大疆機場高頻次作業,極大地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快速、精準地獲取水環境質量的真實情況,為水環境的逐步改善和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持和可靠的技術保障。
大氣監測:
無人機機動靈活
提升巡查準確性,防范風險隱患
河南省安陽市位于晉冀豫三省交匯地帶,且處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上,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其中,散煤復燃是當地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
為了有效解決散煤復燃導致的“冒煙”問題,2020 年冬季開始,安陽市北關區將散煤巡查納入常態化的排查防控范圍,并引入無人機對散煤巡查,嚴防散煤復燃。
大疆經緯 M300 RTK 無人機一個架次能夠有效覆蓋 350000 平方米的區域,為了提升效果,無人機的作業任務分為白天與晚上兩個階段:
白天,無人機搭載大氣監測設備,對明火做飯、煤爐取暖、室外焚燒以及小作坊加工等行為進行巡查,探測周圍環境中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數據變化;夜晚,由于減少了其他干擾源,無人機熱成像相機精準查看熱源,提高整體作業效率。
無人機巡查“冒煙”問題
無人機紅外熱成像鏡頭查看熱源
在為期三個月的巡查任務中,安陽市北關區的無人機共作業 663 架次,發現問題 362 起。其中,針對散煤燃燒專項問題,無人機作業 122 架次,發現問題 79 起;大氣綜合整治問題,無人機作業 541 架次,發現問題 283 起。
發現污染源后,無人機打點定位
根據無人機采集的污染氣體數據
獲取區域內的污染情況
固廢傾倒:
無人機網格化巡檢
高清取證,提高監管效率
浦口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西北部,與安徽省毗鄰,北臨長江,南依滁河,中部橫亙著老山山脈,西部丘陵起伏,江河沿岸分布著沖積洲地,地形復雜多樣。
在江蘇、安徽兩省交界的閑置地塊和山邊、林邊、水邊的“三邊”地帶,固廢非法傾倒事件時有發生。這些行為不僅污染了水源和土壤,而且對周邊居民的健康構成了威脅。
環保人員利用無人機開展高空網格化巡檢。無人機可見光變焦鏡頭全方位呈現農田、林場、荒地等區域的詳細情況,熱成像鏡頭精準發現河流及森林等較為隱蔽的區域,幫助監管部門快速識別和定位固廢的非法傾倒點,完成高清取證。
無人機網格化巡查圖
此外,通過軟件平臺對航拍影像數據進行分析,相關部門能夠動態掌握疑似固廢非法處置傾倒點的線索信息,為現場執法和確認工作提供了基礎數據。
今年 9 月,浦口區開展為期 6 天的無人機密集巡查作業,共發現 426 處疑似固廢非法傾倒點,固廢主要涉及白色生活垃圾和灰色建筑垃圾?,F場拍攝的照片帶有經緯度坐標信息,進一步生成了定位導航鏈接,極大地助力了執法人員的查證、處置工作。
無人機取證固廢非法傾倒
照片右下角帶有經緯度信息
水樣采集:
無人機智能采集水樣
助力提升水質監測信息化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水質監測工作質效,提高采樣安全系數,根據《2022 年黑龍江省城市黑臭水體水質監測工作方案》文件要求,黑龍江大慶市讓胡路生態環境局利用 DJI M350 RTK 無人機搭載水質采樣器對明湖水質進行采樣。
DJI M350 RTK 搭載水質采集器
傳統人工手動采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在大范圍和需要頻繁采樣的水域,采樣過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此外,部分水域的采樣點可能難以進入,需長途跋涉或使用特殊設備方可到達,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采樣的難度和成本。
工作人員利用大疆無人機搭載水質采樣定制功能單元,將取樣點設置于水面下 0.5m 處,僅用時 5 分鐘,便成功采集到湖中心水樣,實現水質采樣的智能化突破。無人機載水樣采集系統單架次可完成 10個點位 1L 水樣的采集工作,相較于傳統人工作業效率,提升超過 10 倍。
無人機不僅大幅提高水域監測的效率,而且避免工作人員進入危險水域,降低了人員的安全風險。無人機采集的水樣,也為生態環境局監測水質提供了準確的科學依據。
無人機采集明湖水樣
無人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助推生態環境監測向科學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并加快了人們對自然環境變化的感知。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完善,相信無人機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將會迸發出更多潛力。
本文來源于大疆行業應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