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至 11 月 14 日,長慶油田第一屆無人機技能競賽在西安油氣綜合實訓基地舉辦,旨在進一步提高油田工作者無人機操作技能水平,推動無人機技術在油田的發展應用,促進“數字長慶、智慧油田”建設。
大賽由長慶油田公司團委主辦,長慶油田公司通信處、采油一廠承辦,DJI 大疆行業應用合作伙伴西安交遠協辦。來自油田公司 15 家基層單位的20支代表隊、60 名參賽選手參賽,大賽全部采用大疆無人機。
實戰出英雄
大賽共分為預賽(大疆模擬飛行)和復賽(實踐操作)兩個部分進行,分別模擬了無人機在油田建設中的線路巡檢、特情處理、惡劣地理環境中的精準著陸、無人機信息采集和跨河道布防吸油氈操作等場景。
長慶油田勞動模范、通信處傳輸線路維護中心吳起組班長鄭成城介紹道,這些場景都是無人機參與石油天然氣巡檢的實戰場景,能有效反映出選手們在無人機基礎知識、駕駛技巧和應用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飛行模擬考試
飛行技巧考驗
油田數據采集及搶險應用
常態化應用
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油氣田,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持續多年達 5000 多萬噸,承擔著國家能源安全、能源結構調整的重擔。
然而,其產油區地處鄂爾多斯盆地,山大溝深,溝壑縱橫,四季風沙。油區各種輸油管線也建在這種復雜的地形地貌環境上,人工巡檢不僅難度大,效率較低,而且還面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
在巡檢任務重、難度大、人力少的情況下,長慶油田牢牢把握“創新強企、創新增效、創新解難”的原則,自 2016 年起廣泛引入大疆無人機作業。
對于無人機在長慶油田的首次應用,無人機飛手萬琰記憶猶新,當時是 2016 年的夏天,突發洪水使得吳起縣的油田主干光纜被沖斷。由于現場沒有安全有效的工程機械可用,搶修工作一時陷入僵局,無法順利開展。
萬琰回憶道:“當時我們萌生了用無人機攜帶牽引繩將光纜帶到對岸進行搶修的想法。說干就干,我們抓緊時間制訂搶修方案,搶修人員通過緊密配合,完美地成了搶修任務。這一次任務讓我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無人機的好處。”
目前,長慶油田已擁有大疆“御”2 系列、經緯 M200 系列、經緯 M600 系列等多款無人機,逐漸進入無人機常態化應用階段,服務于采油廠集輸管道巡檢、物資拋投、跨河架引線、油田內部配網巡檢等各個方面。
人才是關鍵
專業人才是影響無人機應用廣度及深度的關鍵。從引入無人機開始,長慶油田就格外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現已培養起了一大批持有無人機駕駛證的應用型人才。
由內部一線工作人員組建的鄭成城勞模創新工作室及通信處無人機愛好者協會,成為了無人機技術在油田的應用進行技術攻關的前沿陣地,同時也為一線員工搭建起了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
此外,長慶油田還多次舉辦無人機內部培訓,分享行業內領先的技術及應用成果。
本次無人機技能大賽也是提升油田工作者業務綜合素質的一次有效實踐,為油田工作者搭建起展示風貌、切磋技藝、提高能力的平臺。
圍繞“數字長慶、智慧油田”,長慶油田在無人機應用等高新技術領域的探索,大幅減低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益,不僅保障了油氣生產安全性和穩定性,更為中國石油大步邁入穩健發展新征程再添動力。